導讀: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19日,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讓我們看看谷雨到底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
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每年4月19日,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讓我們看看谷雨到底是怎麼發展而來的呢?
谷雨的傳說
在古代有個人叫倉頡,相傳他就是創造瞭漢字的人。有天,倉頡做瞭一個夢,夢裡有人問他“倉頡,天帝賜你金人你不要你想要什麼?”在夢裡倉頡說:“我想要五谷豐登,讓天下的百姓都有飯吃。”那人說:“那就收回金人,給你些谷子吧。”
第二天,倉頡一打開門,天空下起瞭稻谷,一個小時過去,滿地都是谷子。
黃帝的金人沒瞭,派人去找倉頡,倉頡把夢中之事告訴瞭他,得知後,黃帝大戲地說:“倉頡有功,下谷子雨這天今後就是谷雨節,每年到瞭這天都要感謝上天。”至此谷雨節便流傳下來瞭。
谷雨有三侯
一侯“萍始生”是說浮萍開始生長瞭,意味著倒春寒之類的降溫不會再來瞭;
二侯“鳴鳩拂其羽”是說佈谷鳥在梳理自己的羽毛,意味著提醒人們趕緊播種瞭,但其實播種的季節已經過去瞭;
三侯“戴勝降於桑”是說在桑樹上可以看見戴勝鳥瞭,意味著提醒人們可以開始養蠶瞭。
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倒春寒結束瞭,農作物進入全面的生長發展階段。由於谷雨節氣後降雨增多,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應註意預防"濕邪"侵襲傷身。民間在谷雨節氣摘谷雨茶、走谷雨、食香椿等習俗。
入伏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是指夏至後的第四個節氣,也是夏季最炎熱的時期。根據農歷來計算,入伏天通常會在每年的7月開始。入伏天的存在是因為夏季是氣溫最高、天氣最炎熱的季節,而入伏天標志著進入瞭夏季的高溫階段。
三伏貼是一種傳統的中醫治療方法,主要是采取冬病夏治的原則。三伏貼要求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期間,在身體的特定穴位進行貼敷。貼三伏貼後永昌6~10小時內不能洗澡,6~10小時後可以洗澡。
春分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第四個節氣,在春分的時候有許多的習俗,每個習俗的意義是不一樣。那麼春分節氣吃什麼傳統美食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春分代表著的也就是春天已經度過瞭一半的時間,立春的節氣僅僅隻是剛度過嚴寒的冬天,有很多人都認為春分過後天氣就不會冷瞭。那麼春分後天氣還會冷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