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艾灸是一種常見的治療疾病的手段,是利用艾葉做成的艾絨或者艾柱,點燃作用於體表穴位治療某種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那麼艾灸的好處與功效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艾灸是一種常見的治療疾病的手段,是利用艾葉做成的艾絨或者艾柱,點燃作用於體表穴位治療某種疾病的一種治療方法。那麼艾灸的好處與功效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艾灸的好處與功效
1.通絡止痛
艾灸可以輔助緩解身體疼痛,改善多種疾病引起的疼痛癥狀,比如頭痛、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等。
2.溫經散寒
艾灸具有溫經散寒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寒氣的排出,改善寒性病癥,比如宮寒、風寒濕痹以及寒疝等。
3.消瘀消腫
艾灸還具有消瘀消腫的功效,可以用來改善多種疾病引起的腫脹、疼痛等癥狀,比如乳癰、肺癰以及腸癰等。
4.行氣活血
如果出現瞭氣滯血瘀的情況,同時還伴隨明顯的疼痛癥狀,可以通過艾灸的方式進行調理,一般能夠使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
二、艾灸的禁忌
1.過敏者禁用
如果本身對艾葉過敏一般是不可以使用的,以免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過敏癥狀,比如紅腫、瘙癢等。
2.眼部禁用
艾灸時一般會產生較大的熱量,不能直接灸眼部,通常要艾條懸灸或是進行隔物灸。灸時一定要覆蓋眼睛,否則可能會灼傷眼睛。此外,眼部有外傷或者是皮膚損傷的不建議進行眼部艾灸。
3.特殊部位禁用
一般會陰處、大血管部位等都不適合進行艾灸。
建議大傢到正規醫院找專業醫生進行操作,以免操作不當,損害身體健康。
針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通過刺激特定的穴位來調整身體的功能和平衡體內的能量流動。以下是關於針灸尋找穴位的簡要介紹:
三伏貼和三伏灸都是中醫傳統療法中用於應對夏季高溫和潮濕天氣導致的疾病和不適的方法。三伏貼和三伏灸有些共同之處,但也存在一些區別。
艾灸通常能夠起到溫經散寒的效果,並且具有行氣通絡的作用,而且有助於扶陽固脫以及防病保健。手術後可以通過艾灸活血化瘀,那麼術後多久才能進行艾灸?
現在人非常註重養生保健,經常針灸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壯,減少生病的幾率,針灸還能對有些疾病有輔助的治療,所以針灸在平常深受歡迎,而針灸的時候也是講究方式方法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一天內針灸的最佳時間。